10月27日,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總工程師黨梅梅在“SD-WAN Ready 2.0 項目啟動會”上表示,經過5年的發展,目前SD-WAN進入到融合內生安全、IPv6+Underlay確定性體驗保證、多云訪問的2.0階段發展演進,形成了包括安全訪問、訪問服務邊緣在內的一系列細分場景。
正如黨梅梅女士所說,SD-WAN 2.0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。但就目前而言,市場上現有的SD-WAN產品,很多地方還無法滿足企業的應用需求。
隨著5G、云計算、邊緣計算等技術的加速發展,PLM、ERP、CRM等信息化系統和管理平臺的不斷增多,這些不斷增加的客戶應用創建了新的網絡入口點,使得網路變得更為復雜,網絡通信的隔離和保密無法得到保障。
此外,這些數量不斷增加的通過網絡捆綁在一起的單點應用,也意味著對網絡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,任何網絡中斷或故障,都可能造成數據丟包。而且,企業還須考慮帶寬分配問題,因為帶寬不足往往會導致部分設備運行時出現網絡卡頓、延遲、甚至掉線。
業內人士表示,上述問題背后,折射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底層生態,網絡安全、網絡質量、網絡配置等企業用網問題,企業要實現真正的數字化,就要從底層生態入手。時代呼喚下,SD-WAN 2.0應運而生。
那么,在SD-WAN 2.0這場“時代大考”中,SD-WAN廠商該如何應對基礎網絡設施復雜化,傳統網絡架構封閉化、現有網絡應用體驗差等一系列挑戰,交出一份“高分答卷”呢?
南凌科技深刻洞察行業趨勢和企業實際需求,攻克了現有的SD-WAN成本高、體驗差、運維難、安全性低等難題,自主研發出了SD-WAN 2.0。據悉,該產品已于7月28日的新品發布會上首次亮相,并于9月30日正式完成上線。
在南凌科技首席研發官魯子奕看來,南凌科技自研SD-WAN 2.0不只是產品,更是一項服務,它為客戶提供了從開通、上線、正常運營、運維、排障一整套解決方案。
與其他現有SD-WAN解決方案相比,南凌科技自研SD-WAN 2.0具有混合組網、應用感知智能選路、應用感知QoS、鏈路可視化等特征,它以南凌科技骨干網為核心,提供從SD-WAN接入、邊緣到骨干網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網絡服務。
在組網方式方面,現有的SD-WAN產品,或者僅支持混合組網模式,或者僅支持骨干網模式。自研SD-WAN 2.0可同時支持傳統的Hub-Spoke模式和骨干網模式(Internet或專線作為最后一公里,連接南凌科技骨干網)。
在鏈路優化方面,自研SD-WAN 2.0支持DPI應用檢測,可根據時延、丟包率等網絡健康度狀況,基于鏈路品質和應用,實現自定義路徑選擇和切換;應用感知QoS對于不同類型的應用定義了金、銀、銅QoS等級以及限速;對于用戶指定的SaaS服務,應用加速功能優化了流量傳輸路徑,極大提高了客戶體驗。
在鏈路可視方面,傳統的SD-WAN解決方案僅能監測到網絡某一部分的運行狀況,無法實現全局監控。自研SD-WAN 2.0可實現基于專有協議的主動監控,基于overlay的鏈路監控,以及基于3000+應用檢測識別和流量監控,能實時監控網絡終端、用戶、流量、應用等各個節點的端到端性能,并根據質量優先級選定、切換路徑,指定流量的鏈路走向。
在網絡安全方面,自研SD-WAN 2.0支持SCE+VRF,可實現網絡多租戶、多應用隔離。此外,自研SD-WAN 2.0完美支持SM2、SM3、SM4及AES256國密算法,客戶可以自定義鏈路的加密方式,實現數據加密IPSec。
當前,中美博弈愈演愈烈下,SD-WAN的國產替代趨勢已不可逆轉。另外,由于各地區間的網絡架構不盡相同,不同運營商網絡復雜度不太一樣,跨地域的組網專線業務,需要豐富的骨干網資源和本地服務商資源作為支撐。
作為國內少數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SD-WAN廠商,南凌科技目前已在全國建成60+業務節點,涉及全國23個省、直轄市、自治區的36個城市,并已在海外布局了網絡節點。研發實力上,南凌科技目前已獲得軟件著作權超過50項,創新能力獲得了權威認證和充分肯定。此外,南凌科技自研SD-WAN 2.0完美支持國密算法,能夠更好地保護客戶業務系統安全及數據安全。
下一步,南凌科技將積極探索與垂直領域的行業SaaS應用商進行戰略合作,通過云網融合、SASE(安全訪問服務邊緣)、邊緣云、開放SDK接口等多種方式,為客戶提供基于NaaS (網絡即服務)理念的便捷服務的可能性。
未來已來、唯變不變,可管理性、安全性、便捷性、低成本的南凌科技自研SD-WAN 2.0,正為SD-WAN樹立新的行業標桿。在不確定性面前,有人選擇逃避,有人選擇按部就班,而南凌科技則是選擇了迎難而上,交出一份SD-WAN 2.0時代大考下的“高分答卷”。